Loading...

Temu与Shein将同步上调美国商品价格

Temu资讯1天前更新 iowen
10 0

外媒报道称,跨境电商平台Shein与Temu近日同步启动美国市场价格调整机制。基于全球贸易协定修订及进口关税政策变动,两大平台宣布自4月25日起对全品类商品实施价格策略调整。值得关注的是,两家企业在其官方通告中不约而同地强调”建议消费者于4月25日前锁定当前优惠价格”,并特别承诺将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保障跨境物流时效,确保政策过渡期的订单履约无缝衔接。

 

涨价核心动因:关税政策剧变

早在2023年,Temu和SHEIN每天就已经能向美国发送近60万件包裹了,凭借T86政策(即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免关税)在美国的电商市场大展拳脚。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主打一个朝令夕改的特朗普第二届政府近期连发关税新政,打破了Temu和SHEIN旧有的护城河模式。

免税政策终结:原适用于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将于5月2日取消,导致中国直邮商品面临90%的关税税率(6月1日后进一步升至150美元/件)。

成本结构颠覆:以Temu为例,其70%订单集中在20美元以下商品,新政下10美元商品需缴纳9美元关税,直接吞噬利润空间。

物流成本叠加:UPS等物流公司加收每磅29-45美分的进口附加费,进一步推高履约成本。

 

企业应对策略

Temu于2022年9月进入美国市场,而Shein自2017年便已开始对美销售。有特朗普第一届任期的贸易战的前车之鉴,Shein与Temu早已预见政策取消的可能,并已提前超过一年进行准备,包括扩展本地商品供应、引入美国本地品牌,以及在中国以外建立工厂等。

价格传导机制

  • 全面调价:未公布具体涨幅,但中信证券测算显示,40美元客单价包裹的终端售价将上涨约26%,平台与亚马逊的价格优势从40%缩窄至27%。
  • 营销策略调整:Temu在Meta、YouTube等平台的广告支出削减31%,SHEIN削减19%,以缓解成本压力。

供应链重构

  • 海外仓布局:SHEIN加速建设美国德州配送中心,产能预计提升40%;Temu与沃尔玛达成仓储共享协议,降低物流损耗。
  • 生产转移:SHEIN在越南、墨西哥建立供应链基地,但东南亚工业链限制导致产能仅覆盖20%需求。

 

市场连锁反应

这场价格调整和即将实施的关税变化预示着低价电商商品在美销售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Shein与Temu面临的挑战将不仅限于价格竞争,也可能促使两者进一步加快市场和供应链的本地化转型。而其受到冲击之后所流失的市场份额,也是其他包括美国本地的低价零售商所虎视眈眈的业务增长空间所在。

消费者行为转变

  • 抢购潮涌现:公告发布后24小时内,SHEIN美国站流量激增180%,Temu家居类目访问量创季度峰值。
  • 潜在流失风险: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82%的Temu用户表示涨价后将减少购买或转向其他平台。

竞争格局重塑

  • 本土平台受益:亚马逊凭借美国仓储网络和供应链优势可能重新占据价格竞争力,沃尔玛、Target等低价零售商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 新兴市场崛起:淘宝全球下载量暴增222%,北美、欧洲市场增速超400%,反映消费需求向非美市场转移。

 

行业趋势与挑战

此次涨价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依赖“小包直邮+超低价”模式的终结。短期来看,关税成本转嫁将削弱价格竞争力;长期而言,行业将加速向合规化、本土化及供应链多元化转型。平台需在成本控制与用户体验间寻找新平衡,而消费者则面临“低价红利”消退后的选择重构。

合规压力加剧

  • 美国海关启用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查转口贸易避税行为,最高可处300%罚金及10年追缴。
  • Temu将自动代扣关税费用,卖家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引发强烈不满。

模式创新探索

  • 会员体系升级:SHEIN推出“年度锁价计划”,Temu测试“跨境免税专线”,试图通过服务创新维持用户粘性。
  • 半托管模式试水:Temu将库存风险转嫁卖家,SHEIN探索“东南亚生产+一般贸易”路径,但时尚品类的非标属性增加备货难度。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