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发展愈发成熟的如今,2025年注定是更加注重合规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尤其是在野蛮生长的平台,Temu去年全球下载量高达5亿,这几天更是披荆斩棘抢不断占许多国家跨境电商的市场份额。因此在用户数已经可以产生量变的局面下,平台势必开启质变的步伐——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
继二月份严查违规发货,整顿物流链条之后,平台近期又开始将合规的矛头转向本土店铺。
近期多名卖家反应其Temu本土店因“资料不实”被批量封禁,且账户余额遭冻结。究其原因则是Temu开始严查店铺注册的一些“灰色”操作:
- 资料造假:部分卖家通过中介购买虚假的“当地公司营业执照”“EIN税号”“地址证明”等资料完成入驻。
- 非本地手机号与地址:使用虚拟号码或海外仓地址冒充本地实体信息,以绕过平台审核。
- 审核漏洞利用:Temu本土店机制尚不成熟,早期审核存在漏洞,卖家利用此“钻空子”快速开店。
其实,Temu也是有难言之隐,平台做大之后就会引起各个市场当地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一但被官方介入调查出问题,倒霉的可不只是商家,平台也将承受的巨大营业压力。近两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欧盟、美国等对跨境电商税务合规要求趋严。若纵容虚假本土店,Temu可能被视为协助逃税,面临巨额罚款(如亚马逊在意大利被调查的案例)。
再加之SHEIN、TikTok Shop等对手已建立严格合规门槛,Temu也需要将合规提上日程,以便提升市场信誉,更好的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之中,而通过清理违规店铺吸引合规商家就是其中一个可以预想到的途径。
Temu此次封店行动既是应对监管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重塑平台生态的转折点。对卖家而言,唯有摒弃短期套利思维,转向合规化与本土化运营,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足。未来,合规能力与供应链效率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