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高额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即“小额豁免”机制),引发美国消费者在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疯狂囤货的现象。
囤货潮的动因:关税新政与消费者恐慌
-
政策剧变: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将中国商品税率推至历史高位,并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优惠。此前,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可免税进入美国,这一政策曾支撑中国商品以低价涌入美国市场。
-
价格冲击:新关税导致商品价格可能上涨3倍以上。例如,一件18.47美元的夏装需额外支付26.21美元的进口费,总价涨幅达142%。消费者为规避未来高价,开始大量囤积日常用品,如LED灯泡、USB数据线、电热毯等。
囤货行为的具体表现
-
个人囤积:如纽约州居民菲利普·丹皮尔连续三周每天网购8小时,囤积未来三年可能用到的商品,甚至卫生纸也要比价10家店铺;得州主妇艾米丽提前购买女儿未来几年可能穿到的童装。
-
“代囤”服务兴起:洛杉矶华人区出现“Time Capsule Storage”等仓库,以每月50美元为客户存储囤积商品,社交平台上涌现“关税生存小组”和薅补贴攻略。
-
中国卖家订单激增:深圳华强北某商家单日订单从300单暴增至7000单,圣诞季库存被提前抢购一空,工人需在快递袋上睡觉赶工。
平台与卖家的应对策略
-
价格调整与本地化:Temu和Shein宣布自4月25日起涨价,并推动商品提前入美国仓库,推出“本地发货”标签以规避进口费。例如,Temu在商品页面标注“无进口费”,75%的秒杀商品转为本地仓发货。
-
物流与供应链调整:
-
物流公司通过东南亚国家转运,拆分包裹以符合免税条件(如将300美元套装拆成30个10美元包裹),但面临海关审查风险。
-
中国卖家加速转移至亚马逊或天猫,部分关闭美国业务,而另一些则通过“家庭仓库”(如洛杉矶福建移民的车库)储存货物。
-
-
平台补贴收缩:Temu早期通过巨额亏损(每单亏损30美元)抢占市场,但关税新政后大幅削减广告投入,应用商店排名骤降。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消费者转向其他渠道:部分用户因价格优势消失转向亚马逊,Temu和Shein应用下载量显著下滑。
-
电商模式转型:专家预测中国平台将“亚马逊化”,即减少小众商品、聚焦爆款,并通过海外仓提高物流效率,但可能牺牲品类多样性。
-
中美贸易摩擦深化:美国政客持续施压,指控中国电商“逃避关税”和“威胁本土企业”,意图进一步封堵政策漏洞。
长期经济与社会效应
-
供应链重构:中国制造商面临利润压缩,部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而物流巨头(如菜鸟、纵腾集团)加速布局海外仓,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
-
消费者习惯改变:低价红利消失后,美国中低收入群体可能面临生活成本上升,全球化红利进一步收缩。
此次囤货潮既是美国消费者对关税政策的应激反应,也折射出中美贸易摩擦对跨境电商的深远影响。未来,中国电商平台需在合规化、本地化与成本控制间寻找新平衡,而消费者则需适应“廉价中国货”时代终结的现实。
西之月海外货盘注册地址:https://www.westmonth.com 点击该邀请链接快速进行注册,绑定专属业务员!对接客户经理帮助一对一货盘答疑,辅助上品,跑通业务流程!如果手滑点错了先不要注册,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再次进入网站进行注册,绑定专属业务员↓
货盘具备以下优势:
产品优质:产品包装资质均符合国外标准,且提供品牌授权、资质证书、视频、图包、文案标题等材料,可以确保商品合规,顺利通过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审核。
货源丰富:国内每日上新30-50+的新品,测试好的品会上架到国外的海外仓货盘,覆盖多个品类,赋能目标市场的竞争力。
物流便捷:目前有多个国家的海外仓仓库,如上。支持东南亚欧美俄罗斯等地区30+海外仓一件代发,可以直接发到当地消费者手上,确保急速妥投。
资金灵活:新手友善无货源模式,没有备货压力,出单后再来我们货盘独立站下单,一单一结,零成本搭建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
上架便捷:自主研制ERP,提供免费使用。系统也可使用市面主流ERP,无缝切换,省时省力。
辅助运营:配备对接业务员,辅助基础运营上架,对接跟进售后服务,沉浸式运营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