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品3件」
TEMU在日本以其超低价广告为卖点,甚至已经出现在了日本的电视广告中。安装专用应用后,用户可以看到价格极其便宜的商品群体,看到不断出现的优惠和折扣,难免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骗局”。
不过,仔细观察这种新兴购物网站的商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市场上已经销售的产品,只是将销售渠道拓展到了国外。对于习惯使用日本AMAZON或楽天等主要网站的人来说,可能会怀疑“为什么这么便宜”,但在中国,几乎也都是这种价格区间的商品。

例如,售价在170日元左右的男士斜挎包,售价约700日元的无线耳机等,在中国的网站上都能找到完全一样的商品。这些商品大多利用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生产大量的非品牌商品。此外,通过降低运输成本的机制,使得这些商品能够运送到海外。
由于全球购买者的增多,欧洲等地对部分商品的假冒伪劣或版权侵犯问题进行了监管。不过,AMAZON也存在类似问题,这种监管举措似乎更像是对竞争威胁的防御。
笔者已经使用了TEMU,当然,低价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因素。毕竟是便宜货,T恤的材质可能很薄,次品频繁,包装可能破损。

包装、尺寸等问题时有发生,但使用的理由是,配送由于成本削减,包装情况往往非常简单。此外,订单的颜色或尺寸可能与实际商品不符,错误也不少。因此,与日本著名网站比较后“糟糕!”的声音不在少数,但笔者从六年前开始经历这些,如今已见怪不怪。
2018年,笔者在马来西亚设立了采访基地,第一次尝试在线购物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找不到附近的家具店,需要办公椅时,尝试使用了新加坡的购物网站LAZADA,结果第一次就收到了一件手臂支撑破损的次品。
虽然焦急地不知道如何退货,但在应用程序上提交退货理由和问题商品的照片后,第二天就开始了退货处理,提供了“上门取件”或“自行送回”的选项,顺利完成了退货。这让我对这种购物方式感到安心,并出于好奇增加了使用频率。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类似TEMU的低价商品群。购买了价格远低于日本的日用品和IT设备,但经常出现了日本网站上难以想象的次品、错误和延迟。购买了标注为XL的衬衫,实际尺寸却是S,或者买了三件却只收到两件,原定8天内到达的却17天后才收到等等。然而,逐渐我也习惯了这些问题,只选购那些“便宜就好”的商品。

与竞争对手“SHOPEE”也有使用经验,虽然品类丰富,但处理问题的速度较慢,曾经遇到拒绝退货造成损失的情况,因此也认识到“问题是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是,SHOPEE的配送员在假装送货时偷窃商品,这一问题经历了漫长的沟通,最终虽获得了退款,但没有道歉和调查,显然是一种明确的犯罪行为。
尽管这是一次让人“再也不想使用”的经历,但因为价格便宜,依然继续使用的原因就是自己认为“便宜点小问题也无所谓”。
因此,对于现在大肆讨论的TEMU的诸多负面因素,如果能够接受“便宜就好”的心态,最终也会逐渐适应。了解商品质量低劣、包装差、延迟等问题的情况下,也未必算太坏。
实际上并不那么划算
虽然一些失败的欧美企业拼命地炒作“劳动问题”或形象受损等问题,但这些对消费者几乎无关紧要。
对于那些因为“抗议加沙侵攻而抵制美国品牌”或“因为有维吾尔问题的嫌疑而不买优衣库”的人,可以忽视不计。然而,如果个人只追求公平交易,认为价格相符的服务就可以了。

当然,使用新兴的在线购物网站时,不能盲目信任。最大的问题是支付信息的处理。即使在马来西亚询问关于TEMU的情况,大家也都提醒“信用卡注册要谨慎”。因此,我选择了最安全的便利店支付,这样风险较低。实际上,过去在兼具采访的中国网站上支付后,我曾经历过信用卡被滥用的情况。虽然信用卡公司提供了补偿,损失得到了弥补,但不随便使用信用卡或数字支付仍然是一种防御措施。
到目前为止,TEMU的使用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三次购买中商品都没有问题,且到达时间也如预期,从购买到到货正好是六天。另一方面,应用上的“免费赠品”或“90% OFF”这些夸张宣传往往是有条件的,最终也不一定划算,因此不必过于相信。
在美国大受欢迎的TEMU,我曾经在纽约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朋友都表示使用过,所以普及率相当高。
虽然无法与日本网站的信誉和质量相比,但只要注意到位,还是可以使用的。不过,这些仅限于非品牌的低价商品,不太可能成为在线购物的主要选择。
内容选取自公众号:MC赴日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