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是所有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的基底。
无论做的是亚马逊、Temu、SHEIN、速卖通这类货架电商,还是TikTok、YouTube等内容电商。
产品,决定着你的运营策略、效率和利润。
Temu,是最适合新人做跨境的平台,甚至没有之一。
但Temu,也是被骂最多的跨境电商平台,甚至也没有之一。
几乎大部分刚入行跨境电商的朋友,都踩过“黑科技”和“货盘”这两个坑。
我们也不例外。毕竟,人的本性,都是急功近利的。
但当我们的认知,达不到我们想要追求的财富时,往往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新手,建议从铺货模式开始,尽量先不要做垂直类目。
除非你本身有很大的供应链优势。
选品,对新手而言,是入行的第一道门槛。
因为没有方向,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所以,会显得很枯燥。
且如果做的是Temu这种全托管模式的平台,每一次核价,也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申报99,核价3.9,有时候,也确实有点侮辱人。
新手要做的,就是保持节奏,制定目标,持续上品。
铺货上品的过程,培养的是我们对品的感知、对词的敏感度。
这是市面上,那些所谓的一件铺货之类的“黑科技”软件所替代不了。
上图,是我们公司Temu运营组,新人的每日上品报表。
你会发现,有一项是“核价通过率”。
核价通过率,不是对我们运营人员绩效的考核,只是参考数据,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选品感觉,以及对数据的敏感度。
关于选品感觉:
虽然,我们会教一些选品技巧,包括内部也会分享不同的思路。比如适用新人的:
–区间销量选品法
–评分选品法
–关键词选品法
–品类选品法
–竞品选品法
–差异化选品法
–灵感选品法
······
每一个方法,都要结合不同的数据指标,分析、挖掘。
而且,通过产品的listing,就能判断出一款产品大概的市场规模、销量、成本、卖点,以及是否侵权等。
这种感觉,只有在大量选品的过程中,才能积累出来的。
关于数据敏感度:
有个朋友,他的公司是做Temu起家的。
他之前看了我们运营的数据分析表和汇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他觉得做Temu这样的新平台,就是要快,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Temu运营人员,就是“上品工具”。
教怎么铺货,教完就开始铺,两个月如果没有结果,就辞退换人。
我们公司,对temu运营人员的要求是,铺货只是开始,Temu也只是开始。未来要想提高和发展,一定是拓展自己的垂直类目,以及具备运营其他平台的能力。具体的管理动作,比如参加亚马逊项目组的分享周会。
而且,从老板的角度而言,我看好Temu的发展趋势,但我也知道,人,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老板的认知再高、公司的条件再优越,没有完善的人才框架,没有人才来支撑和实现的宏图伟略,都是痴人说梦。
我们现在算不上大卖,但我们公司的学习文化,和对人的培养,绝不输于任何一家大卖公司。
所以,我们的数据看板和汇报,会尽可能细分到每一个动作的分析。
有些是平台我们不可控的,但是,解决问题一定才是关键。
相比而言,我们确实显得有些保守。
黑帽玩法,不碰;可能损害长期利益的行为,不做;过于激进的扩张,不采取。
我想表达的,不是谁对谁错。
毕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管理方式如此,运营策略亦是如此。
所以,做Temu,数据敏感度,其实代表的就是运营的思维意识。
重不重要,因人而异吧。
新人选品,少想着走捷径,沉住气,按自己的节奏上品。
不断培养自己选品的感觉,用数据反馈结果,就是最好的捷径。
内容选取自公众号:跨境电商Te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