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TEMU已经两年多了,作为早期入局的商家之一,也见证了很多平台的发展与规则变化。想要玩转TEMU平台,就要清晰TEMU的流量入口,流量分发机制,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则,推广产品以及做好后期的优化维护。
流量来源,从大方向来讲,分站内流量以及站外流量。
站外流量包括:
(1) 谷歌
(2) 联盟营销
(3) 社媒:TIKTOK, INS,YOUTUBE等
(4) 邮件营销
站内流量包括:
(1) 搜索流量
(2) 推荐流量
(3) 营销活动流量
(4) 场景活动流量
(5) 类目流量
(6) 店铺自流量
(7) 榜单流量

现在我们逐个分析:
站外流量:
因为站外流量为TEMU的广告部自行运营的,因此不是我们商家可以主导的范畴,本次分析不做太多细节展开。但有两个要点可以关注:
对于高转化率产品,肯定是平台站外优先推广的产品。
其次,如果想争取更多社媒流量的曝光,自身的产品链接一定要有生动的主图视频(非PPT式图片轮播),才能有外投社媒流量的机会点。
站内流量:
从流量类型可以看到,TEMU没有广告流量,所有的站内流量都是免费的。
(1) 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主要来源于关键词排序和关键词的数量,这在我们拟定标题的时候非常重要。
而搜索流量作为传统货架电商重要的流量入口,在亚马逊跟TEMU上待遇却明显不同。


TEMU首页&AMAZON首页
相比起亚马逊搜索流量占大头,其实进入TEMU的首页我们就发现,他们把搜索框做得很小,而把核心放在了各大活动、类目、榜单、场景等流量里。其次,当用户搜索完一个产品或者购买某类产品后,再次进入平台,又会被推荐其他类似的产品,这便是推荐流量。
(2)推荐流量
因为搜索流量占比为主,因此搜索流量的多少取决于关键词的排名。能够在核心关键词里排名领先,并且拓展足够的关键词流量入口,是提高搜索流量的关键要素。
在亚马逊,TOP产品能跟排位靠后的产品拉开非常显著的差异,二八法则非常明显。只要链接自身维护得当,就能一直排位靠前,广告成本会被逐步拉低,能够不断地享受头部链接的超大流量及更高的ROI。
但TEMU则不同,为了奖励商家的运营难度,也为了在自营模式下减少对TOP链接的过度依赖,他们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推荐流量上。
推荐机制,千人千面,只要用户今天搜索、购买了某款产品,后续再进入平台时,平台便会再推荐类似品给他。对我们商家来说,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热销产品进行关联性的开发,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复购率,争取热品带动新品销售。
(3)营销活动流量

今年TEMU追加了营销活动的报名入口,到现在已经将所有的营销运营权限及自由度下放给商家。因为平台的产品数已经太多太多了,不再是以前买手抓取放入活动池了。像近期黑五期间,就有几个资源位【常规大促资源位】【黑五类目日资源位】【Big Sale活动】【Top Deals活动】等。
不同的活动效果如何,怎么组合怎么报名才能让营销效果最大化,营销成本最小化,具体我们后续再细化讨论。
(4)类目流量
当消费者通过类目版块,不断筛选条件,缩小范围来找预期产品。但是很多细分类目也有一定重合度,比如水壶既可以在餐厨的饮具类目,也可以在运动户外的户外配件类目,还可以是工业科学的食品供应设备用品类目里。
尤其是在早期,TEMU招商组各自疯狂圈地的时候,也会导致有些类目错乱,现在也已经在逐步规范处理了,类目错放的会被下架。但是个别相似类目蹭流量还是没问题的。
(5)场景活动流量
比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大节庆,开发相应的节庆产品并且布局相应的关键词,就能被拉入场景活动的池子里。甚至在全托管模式下,因为没有海外备货的压力,很多国外小众节日也能吃到一波小红利,这是传统海外仓备货模式下无法涉足的蓝海市场。
(6)店铺自流量
亚马逊更重视单个链接流量,而TEMU逐步在扶持垂类店铺打造,这也跟推荐流量的机制息息相关。不相关联的大杂烩模式会损失不少店铺粉丝的复购转化,但是店铺流量的核心在于店铺爆款。最后这句值得反复琢磨!
(7)榜单流量
TEMU榜单流量包括Best sellers热销商品榜单,5-Star Rated 高分优质商品榜单,以及半托管的Local Warehouse海外仓榜单。
内容选取自公众号:乐子的心意